中国医疗级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火热,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的参与和关注。根据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医疗级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达到17.8亿元,2018年规模将进一步增加至23.9亿元,到2022年规模将达到87.6亿元,增长率高达53.6%。医疗级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市场主要由三大类组成,分别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和智能眼镜。在智能手表方面,2017年市场份额主要由华为、苹果、三星、小米、索尼等xxxx占据,而在智能手环方面,市场上主要由华米、小米、FitBit、Garmin等主导,智能眼镜方面,市场份额主要由Vuzix、Epson、OsterhoutDesignGroup、Google等品牌占据。从目前的行业竞争格局看,它主要构成两大类:一类是国内xxxx和外资品牌,他们在产品和服务上拥有更多的优势,比如技术、市场以及服务网络等;另一类是小型企业,他们的主要优势在于设计,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外观、形状、材料和功能的特殊要求。中国医疗级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乐观,其发展趋势将受到医疗行业、消费者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双重影响。由于医疗行业转向智能化和信息化,将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而消费者对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市场空间也将得到扩大;技术的进步也将推动行业的发展。中国医疗级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市场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展望行业将会继续保持良性发展的趋势,同时也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行业将会出现更多新的品牌,企业必须创新产品和服务,提升技术水平,拓宽渠道,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智能穿戴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手表、手环、眼镜、服饰等。穿戴式智能设备拥有多年的发展历史,思想和雏形在20世纪60年代即已出现,而具备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形态的设备则于70-80年代出现。
穿戴式智能设备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人的智能化延伸,通过这些设备,人可以更好的感知外部与自身的信息,能够在计算机、网络甚至其它人的辅助下更为高效率的处理信息,能够实现更为无缝的交流。应用领域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自我量化与体外进化。
博研咨询发布的《2022-2028年中国智能穿戴设备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绍了智能穿戴设备行业市场发展环境、智能穿戴设备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智能穿戴设备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智能穿戴设备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xx分析了智能穿戴设备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智能穿戴设备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智能穿戴设备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