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泡泡糖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占有率分析报告
随着消费者口味多样化、品牌意识增强以及健康消费理念的普及,中国泡泡糖行业在近几年持续保持稳定增长。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泡泡糖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2.8亿元,同比增长约6.5%,行业正逐步从传统糖果市场的细分品类向个性化、功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本文将围绕中国泡泡糖行业的市场格局、主要竞争企业及市场占有率情况展开分析。
一、行业概述
泡泡糖作为糖果行业的一个细分品类,因其独特的弹性与吹泡特性,长期以来深受青少年及儿童群体的喜爱。,随着健康消费理念的兴起,泡泡糖企业在产品功能上不断进行创新,如添加木糖醇、益生菌等健康成分,推出无糖泡泡糖、口气清新泡泡糖、美白泡泡糖等功能性产品,进一步拓展了目标消费群体。
从销售渠道来看,泡泡糖主要通过便利店、超市、自动售货机、电商平台等渠道进行销售。其中,传统线下渠道仍是主流,但线上平台(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的销售占比逐年上升,尤其是在年轻消费群体中更受欢迎。
二、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2025年,中国泡泡糖市场仍呈现“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外资品牌与本土品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行业内主要企业包括箭牌(Wrigley)、玛氏(Mars)、阿尔卑斯、徐福记、绿箭、口口香、益达等。
1. 外资品牌仍居主导地位
箭牌(Wrigley)作为全球知名的泡泡糖制造商,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旗下品牌包括绿箭(Doublemint)、益达(Extra)、清至(Altoid)等,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广泛的渠道布局,牢牢占据市场主导地位。2025年,箭牌在中国泡泡糖市场的占有率预计为38%左右,稳居行业第一。
玛氏集团旗下品牌益达(虽然与箭牌同属玛氏公司,但在产品定位上略有区别)也在功能性泡泡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2025年市场占有率约为12%。
2. 本土品牌持续发力
,本土品牌如阿尔卑斯、徐福记、口口香等也在不断加大品牌投入,推出适合本土消费者口味的产品,并通过价格优势与外资品牌竞争。阿尔卑斯旗下的泡泡糖产品口味丰富,包装新颖,受到年轻消费者欢迎,市场占有率约为10%。徐福记则凭借其强大的渠道网络和品牌认知度,在中xx市场占据约8%的份额。
3. 功能性泡泡糖成为新增长点
随着消费者对口腔健康和口气清新需求的提升,功能性泡泡糖逐渐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益达、绿箭等品牌纷纷推出添加木糖醇、薄荷醇、口气清新因子等功能性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2025年,功能性泡泡糖的市场占比预计达到28%,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三、市场占有率分布(2025年预估)
根据最新市场调研数据,2025年中国泡泡糖市场主要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如下:
| 排名 | 品牌 | 所属公司 | 市场占有率 |
|||||
| 1 | 绿箭 | 箭牌(玛氏) | 38% |
| 2 | 益达 | 玛氏 | 12% |
| 3 | 阿尔卑斯 | 统一企业 | 10% |
| 4 | 徐福记 | 亿滋国际 | 8% |
| 5 | 口口香 | 广东喜之郎 | 6% |
| 6 | 其他品牌 | — | 26% |
从数据可以看出,外资品牌仍占据较大份额,但本土品牌正通过产品创新、渠道下沉和价格策略逐步缩小差距。,中小品牌和新锐品牌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也逐渐崭露头角。
四、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1. 健康化、功能化趋势增强
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提升,推动无糖、低糖、添加益生菌、木糖醇等成分的泡泡糖产品持续增长。预计到2027年,功能性泡泡糖的市场占比将超过35%。
2. 个性化与IP联名推动品牌升级
青年消费群体对个性化、时尚化产品需求强烈,泡泡糖企业纷纷推出限定口味、IP联名款、盲盒等形式吸引年轻消费者,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3. 线上线下融合加速
传统品牌加快布局电商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方式拓展销售渠道。2025年,线上渠道销售占比预计将超过25%,成为不可忽视的增长引擎。
4. 区域市场潜力巨大
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消费潜力逐渐释放,成为企业竞争的新蓝海。渠道下沉将成为未来几年各大品牌的重要战略方向。
五、
2025年中国泡泡糖行业正处于品牌竞争加剧、产品升级加速、消费需求多元化的阶段。外资品牌凭借品牌影响力和技术优势占据主导地位,本土品牌则通过差异化策略和渠道下沉逐步提升竞争力。,随着功能性产品的普及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中国泡泡糖市场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品牌运营能力以及渠道管理能力,以在未来的行业洗牌中占据有利位置。
版权提示:博研传媒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service@uninfo360.com、010-6266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