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智能能量管理系统(EMS)市场占有率及行业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随着中国新能源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双碳”目标的逐步落实,智能能量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EMS)作为能源转型与智慧能源建设的关键支撑技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5年,中国市场在智能EMS领域的竞争格局日趋激烈,市场集中度逐步提升,产业生态不断完善,成为全球EMS技术与应用的重要市场。
一、2025年中国EMS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据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市场规模预计达到520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超过25%。其中,电力系统、工业制造、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充电站及智能建筑等应用领域成为推动EMS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政策层面,“十四五”能源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动能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这为EMS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政策保障。,分布式能源接入、储能系统管理、虚拟电厂等新兴应用的兴起,也进一步拓展了EMS的应用边界。
二、市场占有率分析
截至2025年,中国EMS市场呈现出“头部集中、多梯队并存”的格局。市场占有率前五的企业合计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其中:
华为数字能源以18%的市场占有率位居xx,凭借其强大的ICT技术与云平台能力,构建了覆盖发电、输电、用电全链条的智能EMS解决方案。
远景科技集团以15%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聚焦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管理,打造端到端的能源数字化平台。
阳光电源以12%的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三,深耕工商业储能与逆变器系统集成,其EMS产品广泛应用于分布式光伏和储能电站。
南瑞继保与许继电气分别以9%和6%的份额位列第四、第五,作为传统电力设备企业,其在电网级EMS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
其余40%的市场则由众多中小型企业瓜分,涵盖垂直行业解决方案商、创业型科技公司及跨界融合企业等。
三、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 技术驱动型竞争
当前EMS行业竞争的关键已从简单的“硬件+平台”模式,向“技术+数据+服务”综合能力转变。具备自主算法、AI预测、能源调度优化能力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例如,华为与远景均在EMS系统中集成AI算法,实现对负载预测、能源调度、设备状态监控的智能优化。
2. 应用场景多元化
EMS已从过去主要服务于电力系统,扩展到工商业储能、电动汽车充电管理、建筑能源管理、数据中心能源优化等多元化场景。各厂商纷纷围绕具体应用场景打造定制化解决方案,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
3. 产业链协同成为趋势
随着EMS系统复杂度的提升,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能力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头部企业普遍通过构建开放生态、联合设备制造商、能源运营商等,形成完整的能源管理生态圈。例如,宁德时代与华为合作,打造涵盖电池、储能、EMS的集成式解决方案。
4. 政策与标准引导行业规范发展
2025年,中国陆续出台了《智能能量管理系统技术标准》《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接入规范》等行业标准,推动EMS产品向标准化、模块化发展,同时也提高了新进入者的门槛,有助于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
四、主要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华为数字能源
华为凭借其在ICT领域的深厚积累,将5G、云计算、AI等先进技术深度融入EMS系统中,推出“能源云+边缘计算+终端控制”的三级架构,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站、工厂、园区、数据中心等场景。其核心策略是“平台化+生态化”,通过开放API接口和平台能力,吸引第三方开发者与行业伙伴共建生态。
远景科技
远景以“可再生能源+智能控制”为核心,旗下产品涵盖风电、光伏、储能、EMS等全链条。其EMS系统可实现多能协同调度、能效优化、碳足迹追踪等功能,在风光储一体化项目中表现出色。远景正通过与地方政府、工业园区合作,打造“零碳园区”示范项目,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阳光电源
阳光电源以逆变器起家,逐步向能源管理系统延伸,其EMS产品聚焦工商业用户侧,支持光伏、储能、负载的智能协调控制。阳光电源在海外市场亦表现不俗,2025年其海外收入占比已超过30%,形成“国内外双轮驱动”的格局。
南瑞继保与许继电气
作为传统电力设备企业,南瑞继保与许继电气依托其在电网调度与自动化领域的技术积累,主攻电网侧EMS系统,尤其在变电站、配电网、虚拟电厂等领域具有较强优势。其产品稳定性高、兼容性强,广泛应用于国网与南网项目中。
五、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1. 多能互补与虚拟电厂融合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EMS将更多承担多能互补与虚拟电厂的调度任务,成为推动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关键技术。
2. AI与边缘计算深化应用
基于AI的预测算法、边缘计算的本地决策能力,将使EMS系统更具实时性与自适应性。
3. 标准化与品牌化并重
随着行业标准逐步完善,EMS产品将趋向品牌化、模块化发展,有助于提升用户信任度与市场渗透率。
4. 海外市场成为新增长点
国内头部EMS厂商将加速“走出去”,尤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解决方案,拓展国际市场份额。
2025年,中国智能能量管理系统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与整合并行的阶段。在政策、技术与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生态体系不断完善。,随着能源结构的持续优化与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EMS将在中国乃至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
版权提示:博研传媒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service@uninfo360.com、010-62665210。